首圖先來下羚羊谷經典角度美照一枚~
Page這裡的美景真的是賞不完,除了昨天讓我們驚艷的馬蹄鐵灣外,還有聞名遐邇的上下羚羊谷。
本來是很想兩個都不放過,但在預算跟時間的考量下,我們選擇了「感覺」更厲害一點的下羚羊谷。
事先在Ken's Tours網站上預約了9點30分的下羚羊谷tour,提醒大家,不管是想參觀上或下羚
飯店到Ken's Tours大概15分鐘左右的車程,看到這三根大大的煙囪就是快到了。
到現場報到後才收費,這邊不能刷卡只能付現,一小時的行程一人要USD50,其實滿貴的
時間快到時,導遊會過來集合這梯的團員,一梯大概10來人。
提醒大家,要下去參觀時身上不能背任何包包,就算是很小的斜背包也不行,之前我看某些網誌有說很小的斜背包可以,但現在變嚴格了、一律不准背,所以我們又匆忙地跑回車上放包。
在帶隊開始參觀前,導遊除了說明一些注意事項外,還教大家如何使用濾鏡拍出美照,甚至很直接地說唉鳳的捧油請用第幾個濾鏡、三星的捧油用哪種濾鏡
所以說網路上的美照都是因為濾鏡加持嗎?!
我們這團的導遊,人滿好的,除了解說以外,都會主動幫忙
是說現在寫文章才發現,為何前團有人背後背包!那我們的超小斜背包為何不行,是怎樣?
下羚羊谷Lower Antelope Canyon,顧名思義就是比較低、在地下的羚羊谷,所以要走往地下的樓梯才能抵達。而這段直下的樓梯有90呎
抵達下羚羊谷時,說實話第一眼看到時有點失望
這是未開濾鏡的「真相」,可以看到岩石本身其實沒那麼紅...
但濃豔模式開下去,顏色就好看不少~原來都是照騙阿
除了要靠濾鏡大神幫忙,還要激發自我的想像力~導遊說這是獅子王,恩恩有像~(都花了1500了,當然有像
在下羚羊谷狹小的縫隙間穿梭其實還滿有意思的,只是在悶
可能為了讓遊客覺得錢有花得值得~導遊三不五時會有照騙教學時間~經過他特殊指導的角度,跟濃豔濾鏡的功勞
價值台幣1500的照騙阿~
不同光線下所照出的岩石紋理有著不同的風情,其實還是滿值得一來的
因為很貴,所以要多拍幾張
其實沒有濾鏡也是不錯啦,只是沒那麼夢幻而已
沒有濾鏡的作用下,真實的岩壁顏色其實偏黃
谷底離地面確實挺深的,導遊說之前有發生因為暴雨,在谷底遊覽中的遊客閃避不及而被沖走的憾事,也因此上面都會派人觀察氣候,若是天候不佳要下大雨時,就得趕快撤離遊客。
這個...我忘記他像什麼了XD
谷底都是風化後產生的細沙,結束行程後發現我的運動鞋裡
導遊:Goldfish金魚
I服了U
下羚羊谷最經典的照片,但說真的走在其中,要是沒有導遊指點,根
日積月累,這些壁面侵蝕後留下的紋理好美
即使知道是濾鏡的功勞,還是忍不住為他喝了一聲彩(衛斯理體
老鷹~還真的有像
風中的女人,這個也很像
兩人合照
逐漸接近出口,要爬出谷底啦
外面太陽超曬的,還好我們是參加9點半的團,要是正中午
回到地面啦,從地面看下羚羊谷真的只是一條縫隙,好難想像原來底下別有洞天!
掰掰,下羚羊谷,之後見面不知是何時了
下羚羊谷的確名不虛傳,雖然第一眼看到時有點失望,沒有網路上美照那樣紅豔
但慢慢走來、仔細欣賞,可以體會到其實在不同角度、不同光線照射下,下羚羊谷都有不一樣的美。
所以雖然收費不便宜,也算是物有所值,不虛此行了
題外話:當初在讀貴志祐介的「深紅色迷宮」時,我是以下羚羊谷來想像的,當然現實中的下羚羊谷是個觀光熱點、人聲鼎沸的,一點也不毛骨悚然。但這趟旅行也算是圓了個書迷的小小幻想吧~